厭倦了重複的困境模式?你知道自己的依戀模式類型(Attachment Style)嗎?
- Asher Pax
- 1月2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6月23日

你是否發現自己在戀愛關係,甚至其他親密關係中,重複著同樣令人不滿意的模式?或許你經常感到焦慮和需要,不斷尋求安慰。
又或許,當關係過於親密時,你傾向於疏遠,將獨立性置於一切之上。這些反覆出現的傾向通常深受你的「依戀風格」的影響—依戀風格是我們最早的親密關係體驗中發展起來的框架,它深刻地塑造了我們如何處理親密關係、表達需求以及在成人關係中處理衝突的方式。
了解你的依戀風格並非要給自己貼標籤;而是要獲得強大的洞察力,幫助你擺脫不利的循環,建立你渴望的更健康、更安全、更充實的關係。
什麼是依戀模式?我們最早的紐帶藍圖
依戀理論的概念由精神科醫生約翰·鮑比率先提出,並由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思透過其「陌生情境」研究進一步發展。依戀理論的核心在於,我們在嬰兒期和幼兒期與主要照顧者建立的紐帶,為我們一生中在親密關係中如何感知和行為構建了一個藍圖 — 一個內在工作模型。 這個藍圖會影響:
我們對親密關係和情感親近的適應程度。
我們在壓力或恐懼時如何尋求安慰和支持。
我們如何表達自身需求並回應他人的需求。
我們對他人在人際關係中如何對待我們的期望。
儘管依戀類型存在一個範圍,但研究人員通常可以確定幾個關鍵的依戀類型。
主要的依戀類型:哪一種最能引起你的共鳴?
閱讀以下常見依戀類型,思考一下你在親密關係中的傾向:
安全型依戀:
- 早期經驗(理想情況):總是有積極回應、隨時待命的照顧者,能夠可靠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 成年期:通常能夠適應親密關係和獨立生活。他們重視人際關係,但不會過度害怕孤獨。他們能夠信任他人,有效地溝通需求,並提供支援。他們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焦慮型依附(常稱為焦慮-專注型):
- 早期經驗(常): 照顧不一致-有時回應,有時不回應-導致不確定照顧者是否能及時回應。
- 成年期: 常常渴望親密關係,但又擔心伴侶不願意像自己一樣親密。他們可能擔心被拋棄,頻繁尋求安慰,有時會顯得「依賴」或過度依賴。他們可能高度關注伴侶的情緒。
迴避型依戀(常稱為迴避型-排斥型):
- 早期經驗(通常):照顧者在情感上無法溝通,忽略孩子的需求,或不鼓勵孩子過度表達情感。
- 成年後:傾向於高度獨立和自給自足,有時甚至會迴避真正的情感親密。他們可能對過度親密感到不適,輕視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或更喜歡隨意的交往。他們可能會壓抑自己的情緒,難以敞開心扉。
混亂型依戀(有時為恐懼迴避型):
- 早期經驗(常見): 令人恐懼或難以預測的照顧,可能涉及照顧者遭受創傷、忽視或未解決的失落感。安慰的來源也是恐懼的來源。
- 成年期: 這是最複雜的依戀類型。個體可能同時渴望親密,強烈地恐懼親密。他們可能會表現出矛盾的行為,在信任和情緒調節方面掙扎。他們常常對人際關係感到困惑,難以形成連貫的策略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些都是趨勢,而不是僵化的框框,人們可以具有多種風格的特徵。
你的依戀風格如何影響你的日常關係
了解你主要的依戀風格,就像找到許多關係動態中缺少的一塊拼圖:
衝突風格:焦慮型依戀者在衝突中可能會變得更加苛刻或痛苦,而迴避型依戀者則可能會封閉自己或退縮。
溝通模式:安全型依附者傾向於清楚表達需求,焦慮型依附者可能會暗示或抗議,迴避型依附者可能會盡量減少或轉移話題。
伴侶選擇:我們有時會無意識地被那些依戀風格與我們相似(但並不總是健康)的伴侶所吸引(例如,焦慮型依戀者與迴避型依戀者-「焦慮-迴避陷阱」)。
對壓力的反應:當你感到壓力時,你如何尋求(或迴避)伴侶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依戀風格。
認識這些模式是理解為什麼你在人際關係中會一再遇到挑戰的第一步。
大問題:你的依戀類型能改變嗎?
是的,邁向「獲得性安全依附」!

這是最令人充滿希望的部分:依戀類型雖然在早期形成,但並非永久不變。透過自我認知、有意識的努力,以及通常在健康關係或治療的支持下,個人可以發展出所謂的「後天性安全依附」。這意味著,即使你早期的經驗導致了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你也可以積極學習和內化新的、更健康的人際關係方式,從而朝著安全依戀所特有的平衡、信任和情感安全的方向發展。
這包括:
了解你目前的模式。
處理塑造你依戀的過往經驗。
學習和練習新的溝通和情緒調節技巧。
培養更富同情心和安全感的自我意識。
建立更健康的感情連結:如何管理你的依戀之旅
了解你的依戀風格非常有洞察力,但將這種洞察力轉化為人際關係中切實的改變可能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以下是促進成長的強大催化劑:
辨識你主要的依戀風格:並了解它對你當前人際關係和模式的具體影響。
探索起源:安全地探索過去的經驗可能如何影響你的依戀模式。
治癒舊傷:處理任何可能影響你建立安全連結能力的未解決的情緒痛苦或創傷。
培養安全功能技能:學習並練習更健康的方式來表達你的需求、管理衝突、調節情緒和建立親密關係。
從舊模式到新可能:擁抱安全感連接
了解你的依戀類型並非要怪罪過去,而是要賦能你的未來。透過識別這些根深蒂固的模式,你將能夠有意識地選擇新的行為,治癒創傷,並培養你真正渴望的安全、充滿愛和滿足感的關係。這是一段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它不僅可以改變你與他人的關係,還可以改變你與自己的關係。
準備好更深入地了解你的關係類型並建立更安全的關係了嗎?隨時聯絡 Therapy-Chats.com,探索你的依戀類型,開啟你通往更健康、更滿足感關係的旅程。
Comments